2025年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推出了一项针对中国船舶和运营商的收费措施——任何停靠在美国港口的中国船舶都将被征收额外费用。该措施暂定于2025年10月14日起实施。
汇丰银行最新分析指出,美国对使用中国建造船舶挂靠其港口的航运企业征收高额附加费将对中国航运公司造成巨大影响。中远海运预计年缴费达15亿美元,东方海外亦将承担6.54亿美元费用。为应对美国港口费新规,全球头部航运企业已开始调整策略,主要体现为换船、分线和转运三方面。
马士基、达飞海运和MSC分别作出表态,不会因此对运往美国的货物征收任何相关的额外附加费。
中远海运和东方海外或将承担21亿美元港口费
据汇丰银行最新分析,中国航运企业将面临美国即将实施的港口收费政策带来的巨大冲击。其中,中远海运控股在2026年可能需承担高达15亿美元的年度港口费用,相当于其预计年收入的5.3%,并吞噬其74%的预期营业利润(EBIT)。
除中远海运以外,其子公司东方海外国际同样面临沉重负担。预计2026年相关费用将达6.54亿美元,占其预期营业利润(EBIT)的65%。
尽管最终规则尚未公布,但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正在建立收费征收系统。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计划,该收费机制将于2025年10月14日正式生效,或将显著改变全球航运企业的运营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收费并非仅针对中国公司——任何使用中国建造船舶挂靠美国港口的航运企业都可能被纳入征费范围。然而,非中资船公司普遍拥有更多非中国籍船队资源,具备较强的规避能力。“我们认为,马士基、赫伯罗特等公司手中有足够的非中国建造船舶,足以避免大部分费用。”汇丰在报告中指出。
数据显示,2024年在美国港口靠泊的船舶中,约15%的吨位由中国建造。从全球来看,目前71%的集装箱船运力(按TEU计)并非中国制造,但在跨太平洋和跨大西洋主干航线上,这一比例下降至21%,凸显中资船企在核心航线上的高度依赖。
Xeneta首席分析师彼得·桑德指出,美国港口费新规只是全球贸易环境日益复杂化的又一例证。他表示:“这是一种渐进式的收紧,正在重塑航运公司的运营框架。地缘政治障碍正深刻影响全球贸易,使货物运输成本持续上升。”
三大船司加紧应对
为应对美国港口费新规,国际头部航运企业已开始调整策略。主要体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策略之一:替换船舶。马士基与赫伯罗特的双子星联盟已在跨太平洋航线上改用韩国建造的集装箱船。中远海运通过协调海洋联盟伙伴(如CMA CGM、长荣)在太平洋航线更多使用非中国建造船舶,同时将自有运力转向其他区域市场,以避免美国港口费新规的影响。
策略之二:拆分航线。Premier联盟计划将其现有的“地中海—太平洋南2线”(MS2)拆分为两条独立航线,据Linerlytica分析,此举将使10艘中国建造船舶不在挂靠美国港口。
策略之三:采用转运路径。通过加拿大、墨西哥或加勒比地区的枢纽港中转进入美国,这可能进一步推高支线运输的需求。
美国港口费新规可能有和影响?
美国此次针对中国的港口费新规,是301调查的后续措施,实际上本质是以地缘政治博弈扭曲市场规律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虽然美方声称此举旨在"重建美国造船能力",但实际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对中国企业:短期内增加运营成本,但将加速全球航线布局多元化。长期看,中国造船业凭借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仍将主导全球市场。
●对美国经济:可能推高进口商品价格,引发国内行业反弹。削弱出口竞争力,且无法振兴本土造船业(美国商船建造成本是中国的4倍)。
●对全球航运:扰乱正常贸易秩序,增加供应链不确定性。航运成本上涨、供应链效率下降,最终由全球消费者承担代价。
总体而言,美国港口费新规或许能短暂制造混乱,但无法阻挡中国海事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的步伐。未来海运市场格局或将因此发生新的变化,值得持续关注!
来源:整理于维运网、浙江贸促
小贴士:
汉连物流拥有稳定而优质的全球海外代理资源,与多家国际航空公司、船公司有着良好的运价及舱位资源,不仅可以为进出口企业订舱排载,同时也可以为企业解决本地清关及拖车接送货,一站式为您解决各种物流问题。
业务咨询热线:0592-5608333-118(Amoly 陈经理)/19859176643(微信同号)
Email:[email protected]
汉连物流官方网站,给您更多的物流咨询平台及行业知识、行业动向、政策解读。